独家揭秘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2.0时代

2017-06-30 16:33:54 来源: 未知 编辑: admin

许小林 王泽玮



   写在前面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财富飞速更替的十年,是中国投资机构快速成长的十年,更是中国医疗产业急速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无数的奇迹诞生,无数的梦想实现,展开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可以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投资是从十年前开始起步的,在这十年之中,中国的人均GDP翻了四倍,并且超过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随之而来,中国医药工业主营收入也从4000亿元站上了2.6万亿元的高点,实现了超过6倍的增长。

    但在这十年中,有三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所有医疗从业者和投资者心中,如鲠在喉,难以释怀:医疗投资是红海抑或蓝海?医疗行业监管过严还是过少?人、钱、制度这三者对于医疗创新孰重孰轻?十年求索,十年追问,医疗投资已从1.0时代的量变走向了2.0时代的质变,而这一切的答案将在2.0时代揭晓。 


  医疗投资的“十年之变”

    从整体经济层面来看,2017年5月9日,《新财富》杂志公布了2017年中国500富豪榜,如果对比2007年的富豪榜,不难发现,前十名已然完全换血。十年前的造富神话主要来自房地产、制造业,而今的造富新宠则多为TMT、消费、服务行业。可见,以医疗、TMT、服务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已成时代趋势。

    再看行业层面。十年前,中国最大的医药分销商国药控股年收入不过300亿元,而今已超2000亿元;十年前,云南白药市值不到100亿,彼时已是A股市值最高的医疗企业,十年后,恒瑞医药以超1400亿市值雄居A股医疗板块市值榜首,此数字是当年云南白药的14倍之多;十年前,医疗类A股上市公司仅151家,如今已达到331家,规模翻了一倍,可见中国医疗企业发展之快。

    十年间,医疗投资机构也伴随着行业发展迅速成长,从2007年的仅有12家医疗投资机构上升为2016年的226家;从十年前的美元基金为主变为今天的人民币基金为主;从当时的综合性投资机构为主,变为今天的专业性机构为主;从当时的仿制药投资为主,变为今天的创新药为主,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涌入医疗投资行业,从外行的“看热闹”到内行的“看门道”,中国的医疗投资机构在磅礴的产业大潮中不断蜕变。

    在百度中输入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关键词搜索,能够更直观的见证医疗投资行业的热度。

    2012年以前,相关的文章数量一直都在1000篇以下徘徊,从2013年开始,这个数字增至1.8万篇,2014年的文章量更是高达22万篇,而2016年则突破了122万篇。同时观察百度热搜中每年医疗健康行业搜索量排名前三的关键词,也会发现,医疗器械相关概念出现了8次,生物医药类概念出现了5次,医疗服务类概念出现了9次,这三大领域正是医疗健康行业中增速最快的三个子领域,也呼应了华盖医疗基金的投资逻辑。

    回顾这十年来IPO以及独角兽企业的崛起过程,则更能看出医疗投资热点的更迭:2007年首家医疗中概股药明康德赴美上市,2013年首家医疗服务企业凤凰医疗赴港上市,2015年微医集团估值超15亿美金成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而以百济神州、贝达药业、华大基因为代表的一大批“技术牛企”被资本市场热捧,也说明了“技术为王”的医疗投资2.0时代彻底来临。

    1.0时代的医疗企业和投资机构

    中国医疗产业过去十年的飞速成长,让人欣慰,但成长背后的隐忧却依然不容忽视: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仍没有一家进入全球竞争前30强的药企。“大而不强”是中国医药产业的真实写照。

    如果拿中美销量最高的药品和市值最高的医药企业进行比较,这种差距更加明显。2016年中国销量最高的药物为氯化钠注射液(即生理盐水,销量17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为阿达木单抗(一种创新生物药,销量160亿美元,约合1088亿元人民币),二者相差6倍。中国和美国市值最高的企业分别为恒瑞医药和强生公司,二者市值相差17倍,再对比年收入,则相差44倍之多。

    中国医疗投资机构投资数量与案例数据显示,2010~2016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医药行业案例数平均增长率达到34%,投资金额平均增长率高达89%。形势虽然喜人,但投资回报方面,2010年因为创业板开闸,该年投资回报倍数达到20.60倍,而2016年退出案例数虽然高达50笔之多,收益率却低至3倍。相信随着IPO的逐渐放开,此种退出方式的收益率将逐渐下降,这也就意味着医疗投资的流动性套利时代将走向终结,进入真正的价值投资时代。

    医疗企业大而不强,投资机构野蛮生长,过去十年是中国医疗投资的1.0时代。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医疗企业和投资机构完成了量的积累,正在积蓄力量实现质的飞跃。大家已经开始渐渐明白,“花拳绣腿”的功夫再无胜算,“稳扎稳打”的功底才是王道,“轻技术重营销”、“不创新无出路”终将被淘汰。

    2.0时代的医疗投资趋势

    2.0时代的医疗投资必然遵循以下几个逻辑:

    1. 研发创新,研发不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

    2. 并购整合,IPO收益率不断下降,并购将成为主流;

    3. 产融结合,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是行业大趋势。


    研发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以生理盐水夺销量冠军是中国医疗创新之耻,为了“雪耻”,国家也出击了一系列重拳,为新药注册松绑,加速“中国创造”。新药的注册审批改革大为提速,临床注册申请(IND)已由2011年的33个月缩减至2016年的8个月,新药上市申请(NDA)也从同期的35个月下降至现在的11个月,而目前在中国十个省市进行试点的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更是为了中国创新药研发升级。

    并购更是大势所趋。自2012年开始,医药行业并购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到2015年,已超过450起。2016年的并购数额虽然出现小幅回落,但依然超过了400起;2012年国内医药行业并购总金额约为320亿,到2016年,并购金额超过1800亿。5年间,医药行业并购总额涨逾5倍。

    并购数额不断攀升的背后,有几大推手:

    第一个推手是行业集中度。中美医药零售行业与医药制造行业对比来看,美国的前三大药品零售商CVS、Walgreens和Rite Aid的销售额合计占有美国零售药店市场份额的89%,而中国的药品批发百强企业的销量总计才占到国内全部市场的86%,可见行业之“散”。

    美国仅有药厂200家左右,销售额在10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却超过16家,而中国拥有药厂4000多家,销售收入不足5000万元的却达60%以上,可见,中国医疗行业整体存在“小散乱”现象,亟待并购整合。

    第二个推手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因为基金可能是最市场化的企业改革手段,与以往政府主导的产业整合相比,PE的参与将使国企混改更为有效。

    第三个推手则是企业 “创二代”接班。传统行业的“创一代”逐渐老去,“创二代”面临要不要接班的问题。而企业家的子女多为海归,少有愿替父辈继续履职,此时,如何引入职业经理人,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则是PE大显身手的领域。

    第四个推手则是上文提到的IPO收益率降低,二级市场估值开始回归理性,并购终将成为PE的无奈之选。

    回顾前三年的并购案例,可以推测2.0时代的并购将呈现出三大特点

    首先,高值耗材、体外诊断子行业会成为并购焦点。从过去三年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医疗并购金额排名前五的交易中有三个属于高值耗材行业,如美敦力和史赛克分别收购康辉和创生,而体外诊断行业在最近两年内并购数量排名第二。

    其次,PE/VC主导的并购投资也会增多。过去三年中,PE/VC占据了医疗行业并购交易数量的30%~40%,其中最高金额为中信11亿美元收购柏盛国际(冠脉支架生产商)。

    第三,跨界并购与海外并购将进一步升温。跨界并购的动力是非医疗行业对于医疗行业高增长的预期,如百花村以19.45亿元收购华威医药以扭转其亏损态势,金石东方以21亿元收购以生产快克系列感冒药而被市场熟知的亚洲制药100%股份。海外并购的动力则是弥补技术差距,并借此扩张全球市场,如三诺生物于2016年初完成对尼普洛诊断的并购,并获得标的的全球销售网络,尤其是美国的销售渠道。

    2.0时代的投资热点与雷区并存

    我曾经讲过,“医疗投资并非遍地黄金,而是遍地雷区,未来一批机构将血本无归。”此言非虚,比如医疗服务是永恒的热点,但是要与政府职责区别开,比如不参与兴建大型综合医院;以海归科学家为主体的创新药、基因、细胞治疗、体外诊断等领域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此类项目动辄数百亿的估值过高,投资需理性,何况还要能忍受3~7年颗粒无收的产品研发期;至于大热的互联网医疗领域,投资机构需要更加慎重,因为互联网医疗1.0时代的流量分发已被证伪,只是机械地将就诊场景从线下搬至线上并没有解决医疗可及性与准确性的问题,所以数据深度挖掘及与支付方深度绑定将成为2.0时代的新命题,但此领域的爆发还取决于获取数据的质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三大问题渐渐清晰

    2.0时代的第三个逻辑: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则是一个更为深远的命题。要把目前尚显闭塞的医疗圈层统一起来,打破产业与金融的藩篱,并非易事。此事需要政府的推动,但更需要企业的努力。

    基于这个初衷,2016年5月19日,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华盖资本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曾志强倡议并发起成立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H50)。过去一年中,这里汇聚50家顶级的医疗投资机构共计600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联动了中国最优秀的300家医疗上市公司,并于今年4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年会,共有600余位医疗投资界大佬、企业家、科学家出席。

    H50只是刚刚起步,但中国医疗的产融结合大幕已悄然拉开,而在筹备H50这一年间,开篇三个问题,渐渐有了答案。

    1. 红蓝海之辨

    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目前只有3万亿规模,而国家对此的要求是2020年达到8万亿,意味着医疗投资本应是蓝海一片,而大量的投资机构却因为专业性与政策性受限,只能在有限的几片红海中火拼,无力开发真正的蓝海,这造成了医疗项目的估值虚高,也为未来的机构洗牌埋下伏笔。

    2. 监管逻辑之辨

    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会出现权力的非市场化寻租,劣币驱逐良币,市场更加混乱,从而继续政策高压,如此恶性循环,优质企业再无发展可能。而如果政府能放手让市场公平充分竞争,对于不法行为采取事后严惩,那么市场就会优胜劣汰,优质企业方能崛起。所以政府角色错位之下的过度干预是制约中国医疗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 人、钱、制度之辨

    人、钱易得,制度难寻,仅以支持科研的政策来论,在美国,政府资助三分之二的基础研究资金,其余的三分之一则由企业资助,而中国的基础研究资金来源只有政府一方,企业缺位,后续的研究成果自然难以产业化。所以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引导企业主导科研的政策,让企业成为科研的主力军。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已经开始试点,此举将把药物研发和生产进行分离,专注于研发和创新的中小型药企则可以更加“术业有专攻”,医疗产业链的资源得到重新配置,重复建设情况亦得到改观。而证监会的发行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优化,给予优质企业更多的融资机会。可以预想,制度的成熟将催化产业的成熟,医药创新更需制度先行。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可以看到: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将由目前的5%向发达国家15%的水平迈进;企业数量将通过并购得到精简,质量得到提升,大企业即将崛起;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将打破藩篱、走出窠臼,拉开产融结合的大幕,这一切都将发生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2.0时代。 

推荐阅读